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积极倡导“运动是良医”新健康理念,依托运动康复学科优势,推动“医体四融合”体育综合改革,践行五育并举,推进医体协同,把体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一、推动健康促进与体育教学融合
学校于2009年率先在省内开设运动康复专业,把“损伤预防与运动康复”贯穿到全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训练。探索体育教师与运动康复专业教师同上一堂体育课,体育教师主讲《电竞博彩》科学健身课程,授课《电竞博彩》,充分发挥体育在治未病和运动康复等方面作用,推动健康关口前移、重心下沉。运动康复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“运动处方”,推动“体育治未病”健身理念深入人心。优化体测方式,将每年“一测一补”改为“多测多补”,提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,利用体育课及周末时间多次补测,鼓励学生勤练、多练,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不断提升。
二、推动医学技术与体育竞技融合
将医学知识纳入体育赛事、临床技能融于竞技项目,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强化临床技能操作练习,实现体育与医学有机融合。春季运动会创新性设立“生命接力赛”团体项目模拟救援现场,参赛学生在400米跑道上接力完成担架转运、心肺复苏两项急救任务。在比赛中强化团队协作能力,全面考察同学们专业知识、技能操作、身体素质,培养学生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意识,既是专业训练,更是一节生动生命教育课,成为运动会最“火”项目,视频网络点击量超过50万,入选山东教育最美瞬间。
三、推动运动康复与体育训练融合
聘任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担任校运动队队医和康复师,依托26个康复实验室、大型康复训练馆、学生社团,为校级运动队和大型赛事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服务。依托学校健体中心设立运动康复服务站,开设健康大课堂,运动康复专业的师生定期进行科学健身和康复训练指导。改革学生体育评价模式,把日常参与、体质监测纳入体育考核,建立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+体质测试”的评价体系,将体育与健康管理、运动康复相融合,打造汇聚“测试、评估、指导和教学训练”多种模式的运动健康管理闭环。推动强身健体向关注生命健康转变,不仅让学生“爱运动”,更要“会运动”。
四、推动知识宣教与体育锻炼融合
作为全省首批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高校,依托课外体育锻炼APP,打造线上体能健康课,校园内设置健康打卡点,将医学健康知识线上答题打卡融入健身跑,让学生健身又健心。以学生公寓为中心,建设“医心向健”学生健康社区,配备运动提示语、健康贴士等标识牌,把学生喜爱的运动健康文案印在步道上,在健行过程中获得健康知识,通过“小步道”走出“大健康”。学校积极承办全省高校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研讨交流活动,分享体育育人探索实践相关经验。